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青山非遗 > 传承活动

【文化遗产日特刊】丨青山非遗文化周系列宣传展示一一一"明代家具微...

作者:点击率: 发布时间:2020-06-18

王世襄先生曾称赞他的缩微明式家具:‘小中见大,比例不差毫厘,神韵如真,堪称一绝。’




    走进闫民怡的家,就如同进了一座带有怀旧气息的“家具博物馆”,罗汉床、直棂架格、高面盆架,巴掌大的明式家具,雕花镂空却一丝不苟,这些明式家具,全部是按原物七分之一的比例缩微,其榫头不到0.2毫米,不用铁钉,不用粘合剂,连接部位全都使用榫卯结构


闫民怡数十载都是在这间工作室里研究明式家具并进行缩微复制


人 物 名 片


闫民怡,1948年生,祖籍西安。

1964年——1979年,战斗在甘肃解放军生产建设兵团农建十一师三团。

1979年——2008年,在武汉冶金设备制造公司工作,1998年下岗,内退十年。

2008年正式退休。

2018年1月14日逝于武汉青山。



闫民怡先生从1982年始研究明式微缩家具,1994年加入“中国明式家具学会”。

的作品1999年在上海获得“世界上最小的传统木工工具”和“世界上最小的明式家具”两项吉尼斯世界记录;

2002年“湖北省首届绝技、绝活大赛”金奖;

2005年“新世界·常青花园杯”湖北省第二届绝技绝活大赛金奖和银奖;

2006年获青山区“钢城文化奖”铜奖(一等),首个全国文化遗产日被武汉市文化局授予首批“民间艺术家”称号;

2010年参加“湖北文化产业招商博览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项展出;

2011年参加了在武汉博物馆举办的为期三个月的“保护·传承——武汉非物质文化遗产展”;

2012年闫民怡被认定为武汉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著名学者王世襄先生和学者张德祥先生(明式家具研究专家)

对闫民怡的作品赞不绝口




    在国际上,明式家具被誉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世界家具发展最富有艺术感染力的精品。但是在国内,仍有很多人对明式家具并不了解,一些人家里的明式家具被改制成了坐墩、杆秤,甚至算盘,永远失去了修复的可能,种种令人遗憾的经历,激发了闫民怡制作缩微明式家具的动力,他希望能通过这些微缩复制的作品,让更多的人了解明式家具,爱护明式家具。



偶然机会半路出家

  很多人以为,能把微缩家具做得这么极致,闫民怡一定是个很有经验的老木匠。但实际上,他只是一个半道闯进家具行业的门外汉。


  闫民怡出身语言学专业,爷爷是民国时期著名文人闫甘园。受家中书香文化的熏陶,“从小就对文学艺术类的东西特别喜欢”。


  1982年,一次偶然的机会,闫民怡无意间在一本上海出刊的《家具》杂志的扉页上,看到几张明式家具的黑白照片。“怎么会有这么美的家具,太漂亮了!”他惊叹万分,明式家具的魅力震撼了闫民怡。此后,他开始收集一切关于明式家具的资料。


 “当时,人们对明式家具还不够了解,资料也非常少,我给很多杂志社、图书馆、出版社写信求助。起初得到的只是一些零散的论文和介绍明式家具的小篇幅文章,偶遇几幅有关明式家具的图片或者绘画,便欣喜若狂。”闫民怡说,“最先得到的完整著作是杨耀先生的《明式家具研究》,之后,又从出版社购得古斯塔夫·艾克先生的《中国花梨家具图考》。”


  忆及当年涉入明式家具领域之初,闫民怡十分感慨:“当时很多人对明式家具认识不足。陕西某大学一位前任校长,家里有一对明代黄花梨玫瑰椅,他把这对椅子的靠背和扶手全部锯掉,只留下一副坐墩,当成做饭的墩架。如今这对坐墩,几经转手,被我的一位朋友收藏,却永远失去了修复的可能!”


对闫民怡精致的制作,著名主持人崔永元先生深感惊异


    八十年代末,随着王世襄的《明式家具珍赏》、《明式家具研究》相继出版,国内开始掀起一场收藏明式家具的热潮,人们也逐渐意识到明式家具的价值。


  一次,闫民怡听朋友说,有人把一对明黄花梨万历柜,以80万元的价格出售给一位美国人。“据说,这对万历柜比黄胄先生收藏的那对黄花梨万历柜还要好上许多。”于是,闫民怡透过朋友,希望能给这对万历柜拍几张照片,再做个测绘。“如无可能,即使看一眼这对家具也行。”闫民怡说。无奈的是,家具的主人担心闫民怡会坏了自己的生意,始终没同意让他看一眼。



    种种令人遗憾的经历,都成了激发闫民怡制作缩微明式家具的动力。“我希望更多的人们能够了解明式家具,爱护明式家具,珍惜这些世界家具发展史上无与伦比的珍宝。”闫民怡感叹道。


千锤百炼出最佳比例

  最初,闫民怡对明式家具仅限于研究方面,直到1992年才开始动手制作。20多年来,闫民怡只完成了60多件作品。对他来说,这里的每一件作品都充满了不易。“因为以前从来没有接触到工艺方面的知识,所有的技艺都是我自学的。”闫民怡说,为了与明式家具原物一致,他想尽了一切办法使作品更加贴近原物。最难做的家具,要属直棂架格。有媒体报道:“初步测算,架格共有榫卯上千个,最小的配件,仅有绿豆般大小,而榫卯的接头,有的甚至比芝麻粒还要小,全部是他一刀一锤敲打出来的。”有时候,“稍微多一用力,整个零件就会

明式微缩家具:《明黄花梨无束腰镂空围栏方桌、明黄花梨正圆海棠透光靠背灯挂椅》

作者:闫民怡

‘报销’。”

他是与会者中间唯一自费赴会的工人。他体谅当时工厂生产形势的严峻,没有申请经费。同行们得知这一情况,都纷纷慷慨解囊相助,被他谢绝了。


  闫民怡笑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要谈赚钱,我仿明家具中的一件紫檀直棂架格,1993年,有个美国人曾出过一万元人民币的价钱,我也没出手,因为,面对这件耗费半年心血的作品确实很有些舍不得。”



价值千金的记录资料

  闫民怡制作家具有一个习惯,他会把制作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全程记录下来,分别汇集成册。比如:工作笔记、图纸资料、难点记录、样板资料、制作过程的照片资料,以及工时记录等等。

一些人无法理解闫民怡的做法,甚至有人觉得这些记录是浪费时间,但闫民怡并不在乎别人的看法。“我的初衷很简单,就是为了让更多人了解中国的明式家具。正是因为对这些细节的记录,才使得人们更清楚地看到每一件缩微家具诞生的整个过程及
其制作时的艰辛。”

青小文


冯骥才说过:“民间文化的传承人每分钟都在逝去,民间文化每一分钟都在消亡。”文化遗产体现着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它的保护和传承依靠着我们每一个人。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将文化遗产放在心间,为了文化的持续繁荣贡献力量。




    明式家具微缩市级非遗传承人 闫民怡:“我的叫缩微复制,缩小了以后又复制它,做成一模一样的,有一个原物在那摆着呢,你做的是不是跟它一样,你缩小了以后,你内部的结构是不是它的结构,外部的造型是不是跟它一模一样,它有一个比较的东西,所有的地方都有卯,我要保证它全是,从里到外,从外表到骨子里真正的明式。


明 黄花梨高面盆架与原物对照图片

(原物由陈梦家夫人收藏)



“比如软屉的椅面、榻面,就得编织席面、穿绷棕屉,而这些都是我以往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手艺。于是就从旧棕绳上拆下棕丝,然后再捻成细小棕绳,一根一根绷制而成。”闫民怡回忆,因为自己最初对于编织席子一窍不通,实在没办法就只能将家里的枕席拆开,一边拆一边做记录。“哪根线在上,哪根线在下,都要原原本本地记录下来。完全是现学现编。”



明 黄花梨有束腰“万”字棂格罗汉床及清黄花梨仿竹材方炕桌组合(原物:罗汉床由艾克先生收藏;仿竹材方炕桌由原中央美术学院收藏;脚踏一对亦由艾克先生收藏)


    最难做的家具,要属直棂架格。有媒体报道:“初步测算,架格共有榫卯上千个,最小的配件,仅有绿豆般大小,而榫卯的接头,有的甚至比芝麻粒还要小,全部是他一刀一锤敲打出来的。”有时候,“稍微多一用力,整个零件就会‘报销’。”



    闫民怡说,7:1是他制作明式微缩家具最满意的一个缩微比例。“起初也做过八分之一、九分之一甚至十分之一的比例,后来还是觉得七分之一最为合适。”对于这些微缩家具,曾经有人扬言:“闫民怡把明式家具做到七分之一,我要做到几十分之一乃至一百分之一。”“实际上,家具缩微的比例是几何级数,一百分之一的明式家具小得像弹球。而弹球那么大小的明式家具,无论如何也是难以制作出全部榫卯的。”



    用10年时间来研究中国古家具的历史及特征,22年的时间来复制微缩明式家具。闫民怡从长期的制作经验中得出,7:1是既美观大方又能够做出所有榫卯的最佳比例。



明式微缩家具:《明黄花梨无束腰镂空围栏方桌、明黄花梨正圆海棠透光靠背灯挂椅》

作者:闫民怡


    一次,闫民怡应邀出席了在宁波召开的明式家具国际学术研讨会,人们在会议之余,出海观景游寺庙,闫民怡却没功夫逛景,他抓紧时间访友学艺。会上他展示了自己精心制作的数十件缩微仿明家具,技惊四座,使众多与会研究者刮目相看,而他在发言中结合自己的制作和研究谈的许多真知灼见,同样是语惊四座,使许多专家感到颇有新意。明式家具研究会会长陈增弼对他十分欣赏,称之为“奇才”,把他引荐给各路专家。会后闫民怡说,“这是一次学术品位很高的研讨会,收获不小……”



民间手工技艺《明式缩微家具》  作者:闫民怡



    他是与会者中间唯一自费赴会的工人。他体谅当时工厂生产形势的严峻,没有申请经费。同行们得知这一情况,都纷纷慷慨解囊相助,被他谢绝了。


  闫民怡笑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要谈赚钱,我仿明家具中的一件紫檀直棂架格,1993年,有个美国人曾出过一万元人民币的价钱,我也没出手,因为,面对这件耗费半年心血的作品确实很有些舍不得。”



价值千金的记录资料

  闫民怡制作家具有一个习惯,他会把制作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全程记录下来,分别汇集成册。比如:工作笔记、图纸资料、难点记录、样板资料、制作过程的照片资料,以及工时记录等等。



    一些人无法理解闫民怡的做法,甚至有人觉得这些记录是浪费时间,但闫民怡并不在乎别人的看法。“我的初衷很简单,就是为了让更多人了解中国的明式家具。正是因为对这些细节的记录,才使得人们更清楚地看到每一件缩微家具诞生的整个过程及其制作时的艰辛。”



2011年6月10日在武汉博物馆举办的为期三个月的“保护·传承——武汉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期间,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朱毅同志对闫民怡及其作品非常关注。


    对于这些详细的记录,有媒体曾经评价,这些缩微明式家具所有资料的价值,绝不亚于他全部缩微家具的价值。而现在,国内外已经有很多人想出高价购买他的记录和作品,但都被闫民怡一一回绝。他说:“当初并就不是冲着名利才去制作这些缩微明式家具的,也从没有想过用这点东西去赚钱。”闫民怡的计划是,将来要把这些东西无偿赠送给博物馆。



赓续传统非遗文化血脉的信念

  通过邻居得知,闫民怡为了制作这些珍品,一进斗室,就忘记了周围的一切,忘了晨昏,忘了冬夏,忘了一日三餐。实在饿了,他就泡袋方便面果腹,熬锅稀粥可以吃上一天。他自甘清贫,家里不仅没有像样家具,更不添华衣美服,节余工资全用来购买工具资料。而那一块块珍贵的紫檀,一根根黄花梨木,都是远在西安的朋友冀志军四处寻觅无偿提供的。他完全沉浸在仿制明式家具精品的天地里,可以想见,这一件件仿明精品里,寄寓着他拳拳的爱国之心,寄寓着他赓续明代家具文化的一份理想信念!



痛惜!!!
2018年1月14日上午10时40分
“明式家具微缩制作技艺”
武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闫民怡逝于武汉青山
世间又少一英才


武钢工会文体部原部长杜为政所撰
《明式家具,爱不够的是我 》一文悼念



青小文


冯骥才说过:“民间文化的传承人每分钟都在逝去,民间文化每一分钟都在消亡。”文化遗产体现着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它的保护和传承依靠着我们每一个人。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将文化遗产放在心间,为了文化的持续繁荣贡献力量。





以上内容部分来源于网络

编辑|小青



图文来源:青山文体荟










首页
馆务公开
咨训动态
免费开放
辅助栏目
青山非遗
创作园地
  • 联系电话 :

    027-86868560
  • 联系邮箱 :

    qsqwhg3@163.com
  • 联系地址 :

    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和平大道1258号(建设三路口)

Copyright © 2017青山文化馆.鄂ICP备17027030号-1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ed byWanhu 备案号:鄂ICP备17027030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702000234号